坚持记流水账1000天,我学会了3件事…
发布时间: 2020-11-24 10:28:35 | 3414 次浏览

2016年年初,我在家过了个“胡吃海喝”年,十天时间花了2000块,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,我“花钱没有节制”,更严重的问题是,我“不知道自己把钱花在哪儿”,想改都不知道怎么改。

 

于是我决定记账,听说Excel不错,就用Excel做了个账本,类似这样:

 

不过没坚持多久,因为每天打开Excel,再去回忆一天下来自己的现金,支付宝,微信,银行卡等等支付场景,手工填写消费项目,很心累。

 

庆幸的是,发达的互联网,让我找到了一款记账软件,省时省力,开始了1000天的记账之旅

 

 

现在,我已经能随时定位每天的消费金额,找出每周消费TOP3,设定类目预算,每天的消费上限被刻在脑子里,每个月复盘消费改进等等。

 

当然,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,接下来就与读者分享我这1000天记账之旅的经历与改变。

 

记账第0-300天

确定消费从属关系,定义消费项

 

虽然用上软件,但每天记录的消费从属关系不明确,只知道我在什么上面花了钱,而不知道花的钱来自我衣食住行的哪方面,我找不到重点。

 

于是,我导出了我刚开始记账时的数据,发现我当时把所有饮食消费都归类为“正餐”,但实际是上午是早餐,中午是中饭,在“饮食”这个一级类分类下应该还有很多二级分类,想到了这一层,我做了3件事:

 

1)罗列出我所有可能产生的消费项目;

 

2)把所有消费项分为“购物”,“餐饮”,“交通”,“娱乐”,“居家”,“人情”,“其他”,共7大项,26个子项;

 

3)定义每个子项可能包含的消费场景,备忘;

 

明确定义消费类目后,每当遇到新的消费,我都会在消费场景中增加明细,减少分类出错的情况。

 

如果出现暂时不知道分类在哪儿时,我会先放在“其他”子项里,每季度复盘一次,视消费频率决定是否有必要添加单独子项。

 

 

设置合理的“消费警戒线”

 

没想到经过这一阶段后,我依然是想花就花,我开始意识到“单纯的记录并不能改善消费意识”。

 

想要做出真正的改变,我必须设立预算,明确我每天/周的消费限额,让脑子里有根弦紧绷着,在我大手大脚花钱时提醒我“喂,你没预算了!”

 

但当我开始着手设置预算时,遇到了三个问题:

 

1.怎样的预算才叫合理?

 

最开始主要靠拍脑袋,很不准。积累了消费数据后,我开始依据“典型的一天”和历史数据来设置预算。

 

“典型的一天”类似工作日=早餐 4元+午餐 18元+晚饭 12元+零食 5元等等。

 

设置好预算后,用历史数据验证合理性(比目标多还是少)。

 

举例,如果过去一年我在“零食”上平均每月消费200元,那我设置50元/月,就不合理。

 

除非你有超强的信心能做到,否则我认为初期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最多降低30%,是比较合理的目标

 

2.怎样追踪预算?

 

每天的即时预算,直接在记账APP上查看。

 

但月/季度数据还用软件对比,不一定够直观,所以我设置好各项目预算后,还是建立了一张Excel表,并增加了条件格式。

 

超过月限额的部分显示为“粉红底色”,一眼看出当月哪个消费项超支,有没有项目长期超支的情况。

 

3.怎样区分日常消费和大类消费?

 

由系统平均后计算出的日消费并不是“真实的日消费”,因为它包含了诸如“房租”“房贷”之类的大额消费,会出现日消费限额150元,实际真实限额只有50元的情况。

 

所以我在Excel中分出日常消费项和大额消费项,在“细分”栏,绿底为日常,白底大额消费,在汇总处区分实际消费和日常消费,计算出真实的日消费限额。

 

可以看到,虽然“旅游”消费5000元明显超支,但不影响日常消费的统计,两项的差值大小表明了当月产生大额消费的金额有多少。

 

有了这些操作之后,我每天花钱时,在脑海里都有个日预算(日常版)50元的警戒线,一旦接近预算,我就知道该控制消费了。

 

每月我还会统一更新一次各类消费金额到Excel,找出上个月的超支项,是日常还是大额,想想下个月还能不能改进等等。

 

 

 

 

记账第801-1000天

自律,从掌握现金流开始

 

是人总会出错,账目也是,时间越久,账面差异可能就越大。

 

因此,除了定期核对账目外,我开始学着简七《好好赚钱》一书里,提出的“资产说明书”概念,每月整理一次自己所有存钱的地方。

 

除此之外,我还在每个账户后面都备注了账号密码备忘。

 

经过这样的一番整理,我不仅知道自己在哪些账户里有钱,哪些钱是不能动的,有多少现金流,还能同时记录所有投资账户的浮盈亏值。

 

这样一年下来,除了对自己的消费心中有数,还能知道自己的投资收益。“越关注钱,越清楚钱的流向,越可能赚到钱”,我始终坚信这一点。